清補涼內容物菌落總數超過國家冷凍飲品衛生標準2000多倍,清補涼使用的冰塊大腸菌群數超過國家冷凍飲品衛生標準近2000倍;油炸小食品的酸值、過氧化值均高于國家油炸小食品衛生標準規定限值…… 日前,海南大學食品學院大三學生李壯及其團隊,對海南大學周邊小吃攤點食品衛生進行實驗調查后發現,部分小吃受微生物污染嚴重,具有較高的食品安全風險。學生希望有關部門能管一管,但記者采訪中卻發現,海南省對小吃攤食品衛生的監管還是“盲區”。 檢測結果 小吃攤食物受微生物污染嚴重 10月10日,媒體報道《小吃圍堵海大門香的臭的混一堆》,反映了海大南、北門小吃攤點的污染、擾民、占道經營等問題。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發現,由于天氣晴好,小吃攤點不減反增。 海大南、北門共有飲食攤點50余個。日前,在省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與海南大學食品學院教師指導協助下,李壯團隊選擇海大南門外的12家小吃攤點的清補涼、冷飲茶及油炸小食品等3類小吃,進行了抽樣檢測。 實驗結果顯示,清補涼及冷飲茶無論是內容物還是冰塊,微生物指標皆嚴重超標。清補涼內容物菌落總數高達6.3×107cfu/mL(經培養所得菌落形成單位),超過國家冷凍飲品衛生標準2000多倍;清補涼中使用的冰塊大腸菌群數高達1.1×104MPN/100mL(每100ml液體含有大腸菌群的最可能數),超過國家冷凍飲品衛生標準近2000倍。 接受檢測的油炸小食品樣品因為經過高溫烹飪,微生物基本被殺滅,但由于烹飪用油質量不佳及過度重復使用,仍然存在酸值及過氧化值超標現象。另外,3份清補涼樣品中還檢測出可疑致病菌。 食品專家 受污染食物容易引起腹痛腹瀉 實驗報告分析認為,由于小吃攤點均設在戶外,食材沒有隔離和保護措施,賣主和顧客隨意抓取,容易受微生物污染。而且海南溫度較高,微生物極易大量繁殖。 海南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王志國告訴記者,大量攝入菌落總數超標的食品,容易引起人體不適,尤其是致病菌一旦進入人體,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引發腹痛、腹瀉。王志國指出,大腸菌群產生于人體和動物腸道,是食品安全檢測的必要指標,其菌群數超標表示食物可能受到糞便污染,反映出加工環境或制作過程衛生條件存在隱患。 王志國還介紹,油炸小食品在制作過程中,油脂和脂肪酸會被氧化形成過氧化物,攻擊人體核酸、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增加人體臟器負擔。長期大量攝入酸值和過氧化值超標的油炸小食品將有可能導致器官病變,誘發腫瘤。 相關部門 小吃攤監管未落實到具體部門 小吃攤點食品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學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管一管。但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小吃攤食品衛生,卻還是監管的一個“盲區”。 海大南、北門小吃攤點均設于美蘭區便民就業疏導點區域范圍內。記者撥打美蘭區城管局電話時,城管局接線人員表示,“我們只管市容市貌,不管食品安全?!倍捞m區衛生防疫站接線人員則表示,“我們只管防控傳染病,不管食品安全?!?/div>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小吃攤點由于沒有辦理餐飲服務許可和工商登記,不是法律意義上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因此在現行的職能設置中,小吃攤點的監管權責也沒有落實到具體部門。 記者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處了解到,目前,省政府正在推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改革。根據改革部署,下一步將把小作坊和流動食品攤點納入具體部門實施監管。(記者 陳蔚林)
|
© 2005-2013 0898.com GMT+8, 2022-7-2 06:47 , Processed in 0.032234 second(s), 15 queries .